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第六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阅读发言专家图片,请点击文中专家名字】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仝薇)12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管委会、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世界自由区组织中国办事处、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协办,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赵晓雷工作室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旨在总结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五年来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探索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教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兆杰分别作学术致辞,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王新奎,海南省海口市政协主席王云霞作主旨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陈信元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李兆杰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4个领域的制度创新,确立了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一致的准入规则;确立了以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保税监管理念,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监管服务模式,创新了贸易便利化的措施;确立了更加深化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形成了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设立了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透明高效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这些制度创新均为到2020年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做出巨大贡献。
蒋传海表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始终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全程参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任务和探索发展,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完成了上海等各地自贸试验区改革框架的设计和自贸试验区升级版的研究,深度参与全国自贸试验区立法与决策咨询工作;开展辐射全国的自贸试验区第三方评估,所开发的第三方评估软件获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的专利;发布了自贸区卓越指数的指标体系,用科学评估的方法为上海自贸区进一步发展为全球卓越的自贸区指示了地标,其营商便利维度和经济贡献维度更被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采纳。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主任、原国家商务部外国投资司副司长黄峰,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赵义怀,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世界自由区组织中国办事处总干事李广连,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作主题报告。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靳玉英主持主题报告。
“第六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圆桌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曹建华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汉国,东北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靳继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文娟,泸州市人民政府物流和口岸办公室主任、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副主任冉国才,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自贸办协调发展处处长邬国平,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庆良,湖北省自贸办制度创新处处长方家文,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齐俊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政策研究局副局长聂和平,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若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蒋硕亮分别作专题发言。